揭秘一加手机发展史:如何从小众品牌成长为全球焦点
- 问答
- 2025-10-31 05:00:20
- 19
小而美的“西装暴徒”(2013-2014)

- 品牌诞生: 一加科技由前OPPO副总经理刘作虎(Pete Lau)于2013年12月创立,刘作虎在接受《界面新闻》采访时曾表示,其初衷是“只做最好的安卓旗舰”,打造一款受全球科技爱好者喜爱的产品。
- 一加1的颠覆性策略: 2014年4月,一加1发布,它采用了“旗舰配置+极具竞争力的价格”的策略,根据科技媒体The Verge的评测,一加1被称为“旗舰杀手”,因为它以不到3000元的价格提供了当时顶级的硬件配置。
- 独特的邀请制购买: 为了控制初期产能风险并营造稀缺感,一加初期采用了独特的“邀请码”购买制度,这种模式虽然增加了购买难度,但却在早期用户中形成了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和品牌忠诚度,正如一加社区用户普遍反映的那样,“拿到邀请码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”。
发展期:立足海外,口碑发酵(2015-2017)

- 重点开拓海外市场: 与大多数国产手机品牌先深耕国内不同,一加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全球市场,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,一加在发布后短时间内就进入了印度、欧美等市场。
- 与CM的合作: 早期一加手机搭载了广受海外极客喜爱的CyanogenMod系统,这为其快速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巨大帮助,科技网站Android Authority曾指出,纯净、流畅的系统体验是一加在海外区别于其他安卓手机的核心优势之一。
- 一加3的里程碑: 2016年发布的一加3被普遍认为是一加的“成熟之作”,它摒弃了前两代产品的争议设计,采用了全金属机身和更均衡的配置,国内数码评测机构Zealer在当时评测中称其“几乎找不到短板”,稳固了其“旗舰杀手”的地位。
扩张与挑战:迈向主流(2018-2020)
- 产品线拓展: 随着规模扩大,一加开始尝试拓宽产品线,2018年,一加6T成为首款与美国运营商T-Mobile达成合作的国产高端手机,《福布斯》杂志评论称,这标志着一加正式进入美国主流销售渠道,是其全球化的重要一步。
- 高帧率屏幕的引领: 2019年,一加7 Pro推出了一块花费亿元定制的90Hz高刷新率流体屏,这项配置迅速成为行业焦点,并引领了此后手机行业的高刷屏潮流,The Verge在评测中盛赞这块屏幕“改变了智能手机的游戏规则”。
- 面临更激烈竞争: 随着“旗舰杀手”的成功,其他主流厂商也开始在性价比和产品体验上发力,一加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,为了追求增长,一加手机的价格也逐步上探,开始与三星、苹果等品牌直接竞争。
新阶段:并入欧加,寻求突破(2021至今)
- 回归OPPO: 2021年,一加宣布与OPPO进行全面合并,刘作虎回归OPPO担任高级副总裁,根据官方公告,此举旨在“更好地整合资源,提升运营效率”。
- 策略调整与产品线多元化: 合并后,一加明确了“数字系列(性能旗舰)”和“Ace系列(价格更亲民的产品线)”的双线战略,这意味着它不再仅仅专注于“不将就”的顶级旗舰,也开始追求更大的市场规模,这被一些早期粉丝认为是品牌初衷的转变。
- 持续的市场表现: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IDC的报告,尽管面临挑战,一加在全球多个市场,尤其是印度和欧洲,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市场地位,其通过运营商渠道在北美市场的销量也持续增长。
本文由陆舒于2025-10-31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xian.xlisi.cn/wenda/67690.html
 
  
			 
			 
			 
			 
			 
			 
			 
			 
   
   
  